今年的教师节是我国第32个教师节,如果您是一位老师,在忙碌一天之后,该如何度过这样一个特殊日子?不如看一部难忘的影片,用心去感受这份职业的神圣,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所以为庆祝第32个教师节,营造教书育人的浓厚氛围,根据学院教师节的活动安排,教学管理分工会教师节期间组织全体88名教职工观看电影《喊山》。
《喊山》是根据山西晋城市沁水县荣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和2005年度人民文学奖的女作家葛水平的小说改编,故事取材于太行山地区发生在葛水平家乡的一个真实故事,并选择在平顺县通天峡拍摄。
影片的剧情以情感为主要牵引线索,以农村为题材表现女性力量的反抗、崛起,并有机融入了时下最热门的社会话题——拐卖妇女儿童与坚决打拐。因此,影片有了几分现实主义的批判,与此同时,山乡巨变所带来的民风、人情、人心、人性的裂变,也在古朴与现代的对撼中,愚昧与文明的较量中,让影片具有更深的涵义和可看性。
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大家为哑姑饱受丈夫毒打虐待、逼作哑巴,在遭受屈辱后不敢反抗仍默默多年忍受,使她的生命象一潭死水而发出同情的叹息;又为大山中人们封闭的农村愚昧思想和没有法律意识、自私的行为而感到可笑、悲哀;在看到哑姑与男主人公的虐恋和无助时感到无奈,当哑姑在百般屈辱,万重压力下,声嘶力竭的喊去了阴郁在心中已久的阴霾时而感到振奋。
看完电影后,大家心情比较沉闷,互相探讨,由哑姑的缺乏法律意识而对当代的大学生的法律观念进行反思。当前大学生大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导致大学生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意识薄弱,导致高等院校呈现逐年递增的违法犯罪现象。有沉迷于网络游戏,模拟网络杀人游戏杀人的;有因为打牌而把舍友都杀害的马加爵;有将硫酸泼向熊猫的清华学生刘洋;还有大学生药家鑫故意杀人事件等等。
许多大学生在遇到侵害自身合法权利时候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甚至是他人在侵害了自身权利时也不知道,大多数人在遇到这些情况时候采取的是忍气吞声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做法,这体现的是维权意识和法制观念较弱,和对法律不信任的思想,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采用报复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所以高校不止注重专业课,更应对法律基础课予以重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建设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靠教师。这不仅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迫切需要,也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每位教师都应在努力提升自身法律素养的同时,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重视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观念,努力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其法律兴趣,营造校园氛围,培养大学生勇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校园环境。
相信全体教职工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为了使学生有个更好的校园环境和社会发展与进步会更加努力奋进。
教学管理分工会 连静供稿